下午刚刚更新完,稀罕了整整一晚上,才静下心来写这次的更新体验。

总的来说一句话:

真香!


首先手头的设备

  • 2016版15寸带bar MacBook Pro 升级至 macOS Catalina
  • 2018版第6代iPad 升级至 iOS 13

Sidecar 随航

这次更新最期待的便是Sidecar功能了,之前虽说iPad也有第三方软件duet的副屏方案,但终究需要在两个平台上分别安装软件,以及价格还是有些小贵。

得劲就完事儿了。

视频演示请戳这里👉sidecar演示

Mac和iPad的联动

sidecar给人的感觉的感觉就是Mac和iPad的联动更加密切,往大里说,Apple设备生态圈的链接和融合也早已显出端倪。比如说上几个版本的系统开始,macOS可以直接唤起iOS的摄像头帮忙拍照,拍好的照片直接放置在macOS的桌面上,颇有种设备间互相合作、取长补短的感觉。

一手文档,一手代码

在此之前,个人的难以把裸的iPad当成效率工具来对待(Pro+pencil组合或许更有效率工具的感觉),iPad的任务从来都是看视频和打游戏,外加偶尔处理一些既不想在手机这种小屏幕,也不想打开电脑的那种鸡肋的边缘任务。

sidecar的出现突然赋予了iPad新的生机,就很想带iPad出门,这样就能一手文档、一手代码,随时随地coding。或许我这么激动的原因,也是因为即使是这样小小一块副屏,对程序员的效率提升却是巨大的。大多数单屏情况下编程、调试,都需要在代码窗口、output的窗口或文档之间互相切换。iPad屏幕并不大,但分配一个文档网页、前端页面这种”轻量级、重显示“的任务,把”重操作“的任务留在主屏幕的协作模式,省掉了切换窗口的overhead,对工作效率也是极大的提升。

可以说,Mac提供了移动办公的能力,Mac+sidecar却提供了高效的移动办公的能力

sidecar这个名字

首先不得不说,把sidecar翻译成 随航 还是蛮传神的。

顺便说,sidecar的本意居然是

偏三轮儿!

Airdrop

个人感觉Airdrop更加秒开了,总的来说还是刚刚的观点,Apple开始发力经营整个生态的连接。

黑色主题太好看了

当然从Mojave就开始也不是黑了一天两天了,已经回不去白色主题了

更像iPad的iPad

从iPadOS从iOS中独立出来,iPad越来越清晰自己的定位,也做出了一些与iOS差异化的功能,这使得iPad更像iPad,而不是像一个大屏iPhone

其实iPad的图标本不需要那么大

现在iPadOS提供了”更多“布局,和”更大“布局。当然我还是喜欢能容纳信息量的”更多布局“,这样更有掌控感。

拿到正确答案后,人们才知道曾经的错误是多么错误。回想曾经的”更大“布局,仿佛每个APP icon都在iPad上等比例放大了一样,好像屏幕大了,直觉上icon就理应一起变大。然而,曾经的我们也没有想过,这种直觉或许并不是正确的产品逻辑。

接力 Handoff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接力支持chrome和Safari的互联互通了。

比如说,最开始的时候Mac中chrome浏览器开的网页,是无法通过接力同步到手机上的;只有设备间的Safari可以。

但现在chrome和Safari都可以。

更加严格的权限

catalina对应用的权限管理更加细粒度,也更加严格。导致刚更新完系统使用软件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权限请求。默认情况下并不允许软件随意访问用户目录,需要向用户请求权限,甚至对软件访问用户目录的权限管理到了文件夹级别,而不是简单地能否访问的二元选择。

另外有些软件需要全局的目录访问,比如说alfred、iterm、google同步助手,都是可以进行设置的。

这个的优劣比较见仁见智,可能有人会觉得麻烦。作为一个奉行赋予应用最低可用权限的本人来说当然是很喜欢的。


最后说几句:

sidecar配合12.9英寸iPad,一定很酸爽吧。

第一次这么想要大屏幕iPad

bugOS

sidecar模式下遇到的一些bug(>1次):

  • 鼠标莫名消失
  • WiFi突然断掉
  • 导致WiFi网速变慢,不稳定